系統知識網 電腦組裝 小白怎麼去挑一塊好主板?看完保證你能學會!

小白怎麼去挑一塊好主板?看完保證你能學會!

有人會說我剛入門,這個主板到底怎麼挑呀,總怕自己買錯,浪費錢又浪費精力。別擔心,今天小編就來一步一步教你怎麼買到一塊好主板。當把絕大部分的預算都攤在瞭CPU、顯卡、內存、硬盤上的時候,該把自己的焦點移一移,放到承載這些硬件的「主板」上。要知。

有人會說我剛入門,這個主板到底怎麼挑呀,總怕自己買錯,浪費錢又浪費精力。別擔心,今天小編就來一步一步教你怎麼買到一塊好主板。

  當把絕大部分的預算都攤在瞭CPU、顯卡、內存、硬盤上的時候,該把自己的焦點移一移,放到承載這些硬件的「主板」上。要知道:主板沒挑好,後期活受罪啊!過來人的經驗。

買一塊能放得進機箱的主板

  主板到手才發現放不進機箱的烏龍別說小白,老司機都翻過車(當你成瞭他就知道瞭)。能不能裝得進機箱,主要看你選的主板「版型」和機箱能不能兼容。除去那些奇葩尺寸,我們有ATX、E-ATX、M-ATX和MINI-ITX四種常規版型可選(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張圖表看到它們的直觀區別)。

  直觀上看不出的區別主要在主板版型對應的定位和功能配置上。

  ATX是最標準的版型,中高端定位,在拓展插槽的類型、數量以及供電規格上都能夠滿足主流用戶的需求。E-ATX不僅尺寸比ATX大,在配置規格上也是最高的(比如更硬核的散熱構造、更酷炫的造型燈效),高端貨色、土豪專屬。M-ATX則是緊湊型主板(如果ATX是SUV,那麼M-ATX則是緊湊型SUV),強調夠用就好,所以拓展插槽相對ATX有所縮水,勝在價格親民。

  MINI-ITX版型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,而且還貴。ITX上所有的東西都得「濃縮」,也包括配套的硬件。最明顯的就是顯卡,同等性能的顯卡要想在舒舒服服地裝在ITX上,就得縮短顯卡長度,這就對工藝提出瞭更高的要求,最終導致其價格上比常規版本的更高。另一個就是散熱,ITX加上小機箱如果散熱做不好就是「小悶罐」,要想好就得在機箱或者散熱上折騰,加錢折騰。

  對於剛入門的小白用戶來說,E-ATX可能太貴,ITX得花時間折騰,最容易上手的還是ATX或者M-ATX,功能實用而且性價比也相對更高(有時候搭配CPU打包買還能優惠得更多)。

買一塊和CPU對得上的主板

  這裡說的「對得上」主要是想強調主板「芯片組」的選擇要和CPU相匹配。當然,也不能犯瞭最最基本的錯:買瞭一張Intel主板卻打算在CPU上喊AMD YES(弟弟,它不能夠)。

  那麼問題來瞭,什麼是芯片組?芯片組(chipest)是主板的核心部分,基本決定瞭主板的級別和功能。具體來說,芯片組決定瞭主板對各個硬件的規格支持,包括內存規格、顯卡規格、i/o規格和擴展選項等。芯片組還決定瞭主板是否支持CPU超頻、顯卡交火等較為進階的內容,這對於發燒友玩傢來說是比較重要的。一般芯片組所支持的硬件規格越高,主板等級也越高,價格也越貴。

  Intel和AMD對各自的主板芯片組有著一套比較容易辨識的命名規則,方便大傢通過芯片命名選購到合適的主板。下面介紹一下Intel和AMD最新的消費級主板芯片組命名規則。

  Intel芯片組的命名規則為:字母前綴+數字(上圖為最新的400系列),字母前綴依次是H、B、Z(越往後等級越高)。三位數字,百位為系列數;十位為等級數(數字越大,等級越高)。

  H410M(M表示M-ATX)是系列中最入門的主板,買它基本都拿去當電視主機看視頻,配個i3玩LOL倒也不成問題。B460是小白們可以閉眼選擇的主板,主流供電規格,i5、i7(不帶K)的U都可以上,「穩」就對瞭。如果之後考慮超頻的用戶,直接選擇Z490,i5、i7、i9代K的通吃。

  AMD芯片組的命名規則為:字母前綴+數字(上圖為AM4接口系列),字母前綴依次是A、B、X(越往後等級越高)。同樣,三位數字,百位為系列數;十位為等級數(數字越大,等級越高)。

  從搭配的CPU就能知道A320M是AMD中的入門級芯片組主板,和Intel的H型號對應,所以不在這裡多說。B450(記得和Intel的B460區別清楚)是AMD平臺中最受歡迎的芯片組,各方面都中規中矩,價格也很接地氣。X470和X570則是AMD中的高端系列,供電和散熱都比B450更強更出色。

  求穩的小白用戶,認準Intel的BXXX或AMD的BXXX芯片組主板,足矣。

買一塊插什麼都不愁的主板

  插什麼,這部分包括「內存插槽」、「硬盤插槽」、「拓展插槽」和「i/o接口」這四大塊。

  內存插槽:小白用戶重點關註插槽數量和支持的內存標準。一般標準主板是4個內存插槽,入門級別會減半成2個,一些高端主板可能提供6~8個。不同主板對同一類型內存的規格和頻率也有不同的要求,目前主流主板支持的是DDR4內存,頻率主要是2400MHz、2666MHz、3200MHz,這幾種頻率已經足夠一般用戶使用;如果你想發燒的話,加錢上4000MHz也不是不可以。

  順便提一嘴,買內存時千萬要看清楚是DDR3還是DDR4,兩種內存插槽形狀不同,不兼容。

  硬盤插槽:小白們心心念念的喊著「SSD!SSD!」,卻容易忽略掉接口的問題。所以,硬盤這塊我們得說說SATA接口和M.2插槽的事兒。SATA接口是主流主板上都會搭載的數據接口,而M.2插槽就未必。無論是從傳輸速度上考慮,還是從硬盤體積上考慮,後者都更有優勢。當然,這裡講的速度還取決於硬盤本身的速度,你要是用走SATA協議的M.2固態,它速度頂天也是SATA。

  拓展插槽:主流主板基本不再提供PCI插槽(PCI-Express×1,512MB/s),PCIe插槽(PCI-Express×16,8GB/s)才是主流。而PCIe插槽對小白來說主要隻有一個——插顯卡,如果還需要插獨立聲卡、PCIe固態或者交火/SLI(這個層次已經是進階瞭)的,則需要關註下插槽數量。

  i/o接口:我相信即便到瞭2020年,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i/o接口是什麼意思。input/output,懂?哦,還不懂是嗎?包括鍵鼠接口、USB接口、網絡接口、音頻接口、視頻接口都統稱為i/o接口。然而,很多小白都不Care這塊,導致後期使用的時候容易出現兩種常見的問題:1)沒有這種接口(比如Type-C);2)接口不夠用(比如USB)。所以一定要確認好需要的接口以及接口數量。

  對瞭,有多少朋友和我一樣,點亮主機才發現:竟然沒有WiFi?買之前一定要確認好!

  好瞭,小白們有看明白嗎?相信你看過這篇文章一定能挑選到靠譜的主板的!

返回顶部